
“互聯網+”:困境下的絕地反擊
2015年3月,全國兩會上,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提交了《關于以“互聯網+”為驅動,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建議》的議案,在隨后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,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提出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。2016年3月是“互聯網+”這個概念提出一周年。但是很多人還不知道“互聯網+”到底加了什么。
“互聯網+”的本質簡單稱為是價值鏈動刀,就是把過去傳統企業的浪費、低效砍掉!+”代表各個傳統行業。這意味著傳統行業需要升級轉型。目前傳統企業面臨著幾大困境。第一,很多門店只是品牌商的搬運工,沒有產生過多價值;第二,靠天吃飯;第三,不清楚自己的顧客是誰,沒有有效跟蹤用戶,難以持續接觸。第四,觸網但不懂得如何運用。往常很多企業會說,我們員工上班用著電腦,我們生產運用電腦進行計算,我們花了很多資金跟知名的網絡公司合作,設計了獨具一格的網站。我們甚至將產品放在淘寶天貓上進行銷售。
然而這一切并不代表著你的企業邁向了互聯網,你只是在接觸互聯網。如果你把所謂互聯網化創新當成錦上添花、當成狗皮膏藥,那么你的企業肯定走不長,因為你還不懂如何真正利用互聯網轉型升級,在這個快速變革的互聯互通的世界里,你的生存模式將逐漸被邊緣化。
企業如何轉型已經成為一個大難題。很多傳統企業也已經意識到需要轉型,開始思考如何走向“互聯網化”和“電子商務化”,并且開始嘗試。但是失敗的案例也屢見不鮮。例如2010年底,時尚服飾企業以純在天貓和京東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,但是線上線下的沖突不斷,2013年1月宣布暫停電商業務。2013年光鮮上市的永輝超市銀彈充足,然而投建的生鮮類電商網站剛上線兩個月就黯然放棄。傳統企業的“兩化”走得并不順暢,但它又是企業無法回避的路。傳統企業“兩化”的失敗也是他們目前面臨的又一大困境。
但是困境往往和機遇是并存的。雖然困境很多,但是能夠把“互聯網+”、創新變成一種危機狀態下的絕地反擊的企業就能夠轉型成功!盎ヂ摼W+”是以互聯網、移動互聯網、物聯網等為平臺,以傳統產業為融合契機,以互聯網思維為動力,以市場重構為生態的品牌新生的時代,將我們的市場格局從本地化市場延伸到國內國際市場,從線下市場延伸到6.8億網名的線上市場。幫助傳統企業更好地轉型,幫助走在轉型道路上的企業實現“兩化”的深度結合!盎ヂ摼W+”是一個融合、跨界、混生的商業生態混搭的時代,它等待著實踐者們去開拓發掘。